欢迎进入重庆市安全生产信息网!

网站域名:www.cqaqsc.com
当前页面:首页 > 会员信息

重庆机电股份培育发展新动能

更新时间:2017-07-27 11:19:59  作者:杨永芹  来源:重庆日报  

2007年7月27日,经重庆市政府和重庆市国资委批准,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简称重庆机电集团)联合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国有独资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机电股份),一年后,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今天,重庆机电股份迎来了10周年的生日。

10年间,重庆机电股份在控股股东重庆机电集团和广大投资者的支持下,深化改革,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公司积极调整战略步伐,坚持走质量效益之路,以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产业整体向高端、智能、绿色、诚信制造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到2016年底,重庆机电股份资产规模从成立之初的65.65亿元,增长到154.36亿元;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上市以来已累计向全体股东分红14.41亿元。

站在新的起点,重庆机电股份秉承“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提出到2020年,实现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努力将自身打造为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盈利能力强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的高端制造上市企业。

引与退并行

多维度推进改革取得成效

3年前,重庆机电股份所属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亏损高达5800多万元。预计2017年公司利润可达千万元。

迅速扭亏为盈的背后,是重庆机电股份近几年来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长期以来,生产有色金属粉末的龙头企业——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下属有研粉末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为抢占市场,互相杀价,导致两败俱伤。

2014年7月,两家企业强强联合,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重庆有研重冶新材料有限公司。为激励管理层积极性,重庆机电股份拿出8.5%的股份实施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让企业生机再现。

这,也只是重庆机电股份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

近年来,重庆机电股份按照母公司新“321”发展战略——夯实“3大抓手”:“做精存量、做强增量、持续创新”,确保质量效益型发展;完成“2大经营目标”;实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结合国资国企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发挥母公司优良资产和核心业务的重要管理平台优势,不断调整自身发展规划,勇当改革先行者,找准定位,履行使命。

做精存量,就是巩固传统产品的市场领导地位,对存量资产的存良去莠、优化整合,形成一个有竞争力、有抗风险力的产业集群。做强增量,就是瞄准具有战略性、带动性和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坚持自身发展与科学并购同步走,实施战略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创新,就是不断地对现有产品升级换代,满足客户和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以敏锐的嗅觉发现新市场,研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

在实施过程中,公司坚持产业运作与资本营运相结合,实施“三个维度、三个层面和四新路径”的战略措施。

“三个维度”,即横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上档升级,向大规格、高档次、绿色化等方向滚动发展;纵向进行产业链拓展,向上游拓展掌控资源,向下游拓展做大产业规模,提升附加值并降低产业链风险;第三维度则是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向新领域拓展,填补国内空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三个层面”即从产业、资本、管理三个层面采取措施,推动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四新路径”即是“新技术实现提升,新产业促进增长,新渠道多元融资,新机制激发活力”。

2016年来,重庆机电股份通过制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为江机、神箭等子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强了主业。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大胆投入,公司先后收购了大安成飞、重庆变压器、财务公司等公司股权,成立了世玛德、采棉机、重通智远、重通透平等合资公司,实现资本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同时,通过“关、清、退”,减幅缩链,按照市场化方式坚决关闭或退出了协同效应不大以及不符合未来发展的企业,转让了惠江、美的等约10家企业股权,推进关闭了綦齿锻造、綦齿零部件等约6家空壳公司、资不抵债的公司。

改革,激发了企业内在活力。在转型升级新常态下,公司经营继续稳健前行:年主营收入从10年前的60亿元增长到90亿元,年利润长期保持在6亿元左右。

着重机制引导

多举措实施创新驱动成果丰硕

10年来,重庆机电股份专利累计授权量达到200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8项,较成立之初增长了近30倍。旗下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实力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技术实力的提升,加快了公司新产品的研发。重庆机电股份新产品产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50%以上。

数据背后,则是重庆机电股份借鉴《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运用“互联网+”,加快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举措,坚持走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引进吸收、消化再提升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近年来,为着力在公司内部营造创新氛围,重庆机电股份以持续创新作为战略发展的最重要抓手之一:修订完善了《三年创新驱动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的实施办法》《科技专项奖励办法》《科技创新项目投入视同年薪考核利润》等11项制度;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形成“两年一表彰、一年一推进”的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加大对所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考核力度,重庆机电股份专门设立了“创新项目扶持资金”,每年预算300万-500万元,鼓励企业通过对外产学研合作或成果植入的方式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对企业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

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举措,让创新在资金、平台等方面有了坚强的保障,打消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重庆机电股份投入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上市之初的不足1%,增长到2%以上,即每年投入3亿元左右用于推进约各项新产品的研发,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提高。

这推动了公司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体系的形成。目前,重庆机电股份已建立了重庆机电欧洲创新中心、重庆机床&PTG欧洲机床研发中心,构建了24小时全球研发格局,还与ABB公司共同组建全球变压器设计中心、特高压实验中心和绝缘制造中心。着力打造技术创新平台,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这,推动了公司从“机电制造”向“机电智造”,“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转变。一系列“重庆机电造”产品,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气压公司自主研制的航天发射场地供气系统成为国内首创,独家供给到国内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一举打破了我国同类产品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已三次保障了“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

重泵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发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上充泵,突破了第三代核电堆型机组中泵研发要求最高、研发难度最大的瓶颈。

重通集团成功研制出高效节能风机产品及系统应用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对水泥及钢铁行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

抢占了技术制高点,逐步拥有了创新话语权。重庆机电股份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国家863计划1项;承担了重庆市科技计划121工程示范项目和技术创新主体专项3项。目前公司已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项。

健全内控体系

科学管控水平大幅度提升

有别于传统母企业逐渐衍生子企业的发展模式,重庆机电股份成立之初,仅是股权的整合,50余户子企业经营状况、产品类别、历史背景、发展路径都非常迥异,存在“集而不团、管而不控”“收放两难、集分失衡”的现象,内部协同效应难以发挥。”

按照市场化的内在需求,建立内部管控体系健全、高效的现代企业,尽快完成重庆机电股份管理从形式到实质的跨越势在必行。

重庆机电股份提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内外部审计“五大基石”理念,建立了决策监督与保障支持、高效运行与有效管控的良好治理体系。

同时,人力资源、财务、资本营运、经济运行、物资集中和内部控制六大管控平台应运而生,建立起了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的“一企一策”管控模式,做到了管理上的精准施策。

“通过管控体系建设,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重庆机电股份旗下一些企业的经营业务已经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型转变。”重庆机电股份总经理陈萍表示,2016年公司降低及相对降低采购成本超过1000万元,质量损失下降幅度达26%,全年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约6%。

为强化资金整合效应,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为重庆机电股份及重庆机电集团所属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13年成立的机电财务公司,有效推动了机电企业协同发展。

机电财务公司从成立到2016年末,累计为机电集团节约资金成本2亿元,整体货币资金下降20亿元,资金归集增加10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2.18亿元。

全面融入国家战略

助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对于重庆机电股份来说,发展的脚步从没停歇。

近几年,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借鉴德国“工业4.0”,重庆机电股份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结合我市提出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机电集团《2015-2020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对企业的发展规划做到“一年一审视、两年一调整”。

按照母公司重庆机电集团“3+2”产业板块发展规划,重新调整重庆机电股份产业板块划分,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协同发展,形成了重庆机电股份整体优势和企业独特优势的有机结合。同时,以重庆机电集团全球营销体系和欧洲创新中心、营销中心为依托,以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引导企业挖掘潜在市场,关注前沿产业,积蓄发展后劲。

目前,重庆机电股份形成了以长寿和空港工业园区为区域的汽车零部件和线缆电瓷产业集群,以南岸茶园工业园和长江工业园为区域的通用环保和机床工具产业集群,以江津珞璜工业园和綦江工业园等为区域的水电和变速器产业集群。目前,这几大产业板块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品质量提升,国际贸易扩大,进一步确立了自身在国内装备制造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展望新的10年,重庆机电股份将继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继续坚持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诚信制造发展方向,推进新兴产业板块协同共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争取早日实现“幸福机电,装备世界”的重庆机电梦。

相关链接>>>

推动“重庆机电造”走向世界

——专访重庆机电股份董事长王玉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庆机电股份如何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助推产业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实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展?

重庆机电股份董事长王玉祥表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机电股份要实现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努力把机电股份打造成为主业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盈利能力强劲、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的综合装备制造上市企业,将“重庆机电”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王玉祥称将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推进资产再造,打破工业制造类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的瓶颈。就是要关闭退出一批:与发展战略不匹配,无核心产品、无投资回报,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出售、清算关闭、破产等方式退出,消灭亏损源,止住“出血点”。改制重组一批:对有一定技术含量,但竞争力较弱,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处于盈亏边缘的企业,通过引入增量或转让减持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管理层持股,激发企业新活力。

按照重庆机电集团新“321”战略,努力实现存量做精,增量做优,就是要支优支强一批: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强技术和品牌优势,是重庆机电股份主要利润来源或新增长点的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多举措打造核心产业板块。项目落地一批:对有引领性的重大项目深入研究,推动落地,特别是要用智能制造项目集合引导产业链相互融合,解决重庆机电股份目前主业不突出,产业较为分散而未形成协同发展支撑力的问题。

审时度势,谋划未来。就是要“走出去”一批:鼓励在海外市场有一定基础,条件趋于成熟的企业,以“一带一路”倡议等为契机,加快国际化步伐,推动产品、技术、资本“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新增培育一批:加快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培育发展一批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的物联网、机器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今日看点

  • 云阳县破获一起虚假出售口罩诈骗
  • 金海翔号货轮二氧化碳泄漏事故通
  • 北京两轿车“别车”失控冲向公交
  • 东莞一在建粮库支架跌落致4人死